南宫NG28(中国)

  • 联系南宫NG28(中国)

  • 电话:13241188166
  • 座机:010-56216670
  • 客服1:
  • 客服2: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重磅!新版《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发布,附一图读懂

2025-03-28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对外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两项标准对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应当向消费者展示的内容及各项内容的规范展示要求做了优化与升级,上述两个标准设置了2年的过渡期。
  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出,有效实施营养标签的意义重大,既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引导个人和家庭科研选购食品,也能有利于规范企业正确标示营养标签,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开展,还有利于宣传普及食品营养知识,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
  将强制性标示饱和脂肪(酸)、糖
  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营养和健康问题,主要聚焦在肥胖等慢性病的高发以及由慢性病导致的死亡率的升高。而高盐、高脂、高糖等不合理膳食是引起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危险因素。
  本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修订后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营养成分表中强制性标示内容从原有的“1+4”基础上增加为“1+6”,即在原来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的基础上,增加了饱和脂肪(酸)、糖两项内容。而其余营养素如维生素、钙、铁等矿物质由企业自愿标示。
  “糖”被列入强制性标示范围前,部分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会顺利获得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判断产品含糖量高低。“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是特别准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方海琴介绍,碳水化合物是一大类有机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寡糖、多糖等,其中也包含一些淀粉、膳食纤维等成分,可以说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一部分,但碳水化合物不完全等同于糖。
  她表示,现在大家最关注的糖摄入量,主要是指单糖和双糖,过量摄入可能会诱发龋齿,引发高血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以及部分心血管疾病等。WHO(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就曾建议,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每天游离糖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议,居民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不超过50克,并且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包括现在国民营养计划提倡的“三减”(减油、减盐、减糖),也是要控制糖。
  本次修订后,将糖作为强制性标示内容,明确标出糖的含量,更加有助于消费者直接分析糖含量,更好地做出选择。比如高血糖的人群,可能最关注的就是糖的含量,而不一定是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点击查看原文: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等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修改单的公告(2025年 第2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