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28(中国)
南宫NG28(中国)
关于南宫NG28(中国)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资质荣誉
团队风采
合作伙伴
业务领域
保健食品
新食品原料
特医食品
食品添加剂
化妆品新原料
食品认证
临床评价
批文转让
研发中心
研究机构
产品研发
专家论证
研究答疑
文献发表
生产基地
企标备案
SC认证
小试中试
贴牌加工
动态核查
原料智库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科普园地
审评动态
联系南宫NG28(中国)
化妆品新原料申报
申报流程
政策法规
经验分享
联系南宫NG28(中国)
研发注册:010-56216670
批文转让:010-56215339
研发注册:
批文转让:
当前位置:
主页
>
业务领域
>
化妆品新原料
>
经验分享
>
备案提速!植物原料驶入“快车道”
2023-06-06
近期,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叶提取物顺利获得新原料备案进入公示监测期,这是2023年获批的第21款新原料。自2021年5月1日开始施行《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以来,国家药监局化妆品新原料备案信息平台上的更新速度翻倍提升。
据《中国化妆品》统计,截止发稿前共计有69款获批的新原料。其中,2021年下半年获批6款新原料,2022年全年获批42款新原料,现在2023年已经获批21款,达到去年一整年的半数。
以原料来源看,除去今年获批的3款新原料未公布技术要求文件之外,剩余现在顺利获得备案的新原料仍以化学原料为主,共有44款,占比63.73%。其次是生物技术原料,占比14.49%。植物原料占比11.59%,动物原料占比5.79%。
尽管在获批原料中,植物原料的占比依然较小,但其备案速率在近期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单单2023年5月一个月内,就有4款植物原料顺利获得备案,是过去两年的总和。
植物来源的新原料数量急速上涨,为行业带来更多新可能。
备案提速
植物原料带来新风口
资料显示,此次获批的国妆原备字20230021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叶提取物是由广州汉方医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备案,该企业隶属于美中集团,近年来以合成生物技术作为突围点创新原料研发。
除此之外,由温州古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备案的国妆原备字20230013号平卧菊三七(GYNURA PROCUMBENS)提取物、百岳特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备案的国妆原备字20230017号冰叶日中花(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愈伤组织提取物、养生堂(安吉)化妆品有限公司备案的国妆原备字20230018号桦褐孔菌/白桦树汁发酵产物滤液均为植物来源的新原料。
其中,百岳特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已经是第二次获批植物来源的新原料。去年3月由该公司首次备案顺利获得的红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提取物同样是植物新原料,具有抑制胶原蛋白糖化的作用,可以减少人体皮肤产生糖化型胶原蛋白导致的皮肤老化。
而今年5月获批的冰叶日中花愈伤组织提取物,其原料的主要功效成分为黄酮和多酚,可用于皮肤保护剂和保湿剂。
据悉,使用植物资源作为原料应用于化妆品在我国历史上早有记载,其中应用最多的植物是种子植物和藻类植物。
在《中国化妆品》此前刊登的《化妆品植物原料现状及应用开展》一文中,行业专家指出,根据我国化妆品中植物原料的应用实际,结合国际上有关化妆品植物来源物质的相关表述,化妆品植物原料的界定应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应直接来源于植物;第二,应为多成分的混合物,且其中单一成分的含量不得超过80%;第三,没有经过化学修饰或生物转化,即保持原植物的形态、化学组成及化学结构;第四,使用目的应符合我国化妆品的定义范畴。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提到国家鼓励和支持化妆品生产经营者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提高化妆品质量安全水平;鼓励和支持运用现代科研技术,结合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化妆品,这也为特色植物原料在化妆品行业中的应用打开新窗口。
以研发突围
打造差异化优势
长期以来植物提取原料备受行业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近几年“纯净/纯素美妆”“无添加”“绿色环保”理念的化妆品品牌深受消费者推崇,由此使得天然植物原料成为获取市场认可度的关键;
另一方面,新规利好以及我国特色植物资源丰富,先天的优势促使国货品牌能快速打造差异化品牌形象。
站在植物提取物的风口之上,中国本土资源优势也给予了行业巨大的开展空间。据研精毕智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植物提取物产业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4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约8.1%,预测2028年中国市场规模将有望超过800亿元。
除了在食品领域的需求旺盛之外,植物原料近几年在保健品和化妆品领域的需求也在持续走高。
据《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约有3400多种化妆品可用的植物原料,如积雪草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茶叶提取物等。以认知度较高的积雪草提取物为例,美修大数据显示,与积雪草相关的成分已有21种,且在已备案的商品中,使用该成分的商品多达15w+。
如国内头部美妆企业贝泰妮,立足云南特色本草植物,在青刺果、马齿苋、云南山茶、云南重楼等多种植物活性成分方面深入研发,采用温和科研的配方,开发出一系列改善敏感肌的护肤产品。
对于植物提取的产品来说,背后更需要夯实的基础研究和科研性报告,除了在植物资源方面提取有效的科研成分之外,功效、安全评估和质量标准也是考验企业的一道关卡。
此前,中国医学科研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研究室主任石钺教授在接受《中国化妆品》采访时就曾表示,“现在一些特色植物原料,是基于该植物有食品研发的基础,申报的安全性材料已顺利获得食品原料备案,所以易于顺利获得化妆品原料备案。但很多植物的基础研究薄弱,如果要企业从零开始,自主研发一款全新的特色植物原料,难度较大。”
利用植物资源创新原料、升级产品的根本核心,还是在于技术壁垒的攻克和稳扎稳打的研发投入。对此,石钺教授建议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利用专业的科研团队、实验设备,实施特色植物资源的研发。
随着植物原料备案率的快速提升,也从侧面说明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和品牌正在该领域发力。在把握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将中国传统特色植物资源发挥最大优势,是中国化妆品迈向高质量开展进程,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的破局点之一。
Copyright © 2013-2025 北京南宫NG28(中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690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