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4
原公告内容(2013) |
新公告内容(2021) |
|
拉丁/英文名称 |
Sodium Hyaluronate |
Sodium Hyaluronate |
基本信息 |
来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 equisubsp.zooepidemicus) 结构式:
分子式:(C14H20NNaO11)n,n为200-10000 分子量:8.02×104–4.01×106 |
来源: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 equisubsp.zooepidemicus) 结构式:
分子式:(C14H20NNaO11)n,n为200-10000 分子量:8.02×104–4.01×106 |
生产工艺简述 |
以葡萄糖、酵母粉、蛋白胨等为培养基,由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经发酵生产而成。 |
以葡萄糖、酵母粉、蛋白胨等为培养基,由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经发酵生产而成。 |
使用范围 |
保健食品原料 |
1)乳及乳制品(0.2 g/kg); 2)饮料类(液体饮料≤50 mL包装2.0 g/kg,51-500 mL包装0.20 g/kg,固体饮料按照冲调后液体体积折算); 3)酒类(1.0 g/kg); 4)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3.0 g/kg); 5)冷冻饮品(2.0 g/kg) |
推荐食用量 |
≤200毫克/天 |
≤200毫克/天 |
质量规格 |
性状:白色颗粒或粉末 |
性状:白色颗粒或粉末 |
透明质酸钠含量 ≥87.0% |
透明质酸钠含量(g/100g):≥87.0 |
|
水分 ≤10.0% |
水分(g/100g):≤10.0 |
|
pH 6.0-8.0 |
pH:6.0-8.0 |
|
灰分 ≤13.0% |
灰分(g/100g):≤13.0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 |
1.婴幼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及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并标注推荐食用量≤200毫克/天; 2.食品安全指标须符合以下规定: 铅(Pb),≤0.5 mg/kg 砷(As),≤0.3 mg/kg |
公告日期 |
2008-05-30(2008年第12号) |
2021-01-07(2020年第9号) |
原公告内容(2011) |
更新后公告内容(2017) |
|
拉丁/英文名称 |
Calcium β- hydroxy -β- methyl butyrate(CaHMB) |
Calcium β-hydroxy -β-methyl butyrate(CaHMB) |
基本信息 |
结构式:
分子式:C10H18O6Ca•H2O 分子量:292 |
结构式:
分子式:C10H18O6Ca•H2O 分子量:292 |
生产工艺简述 |
以次氯酸钠、二丙酮醇、盐酸、乙酸乙酯、乙醇、氢氧化钙为主要原料,经氧化合成、酸化、萃取、中和反应、离心、干燥等步骤生产而成。 |
以次氯酸钠、二丙酮醇、盐酸、乙酸乙酯、乙醇、氢氧化钙为主要原料,经氧化合成、酸化、萃取、中和反应、离心、干燥等步骤生产而成。 |
食用量 |
≤3克/天 |
≤3克/天 |
使用范围 |
运动营养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
饮料、乳及乳制品、可可制品、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糖果、烘焙食品、运动营养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
质量规格 |
性状:白色粉末 β-羟基-β-甲基丁酸:77-82% 钙:12-16% 水分:5-7.5% |
性状:白色粉末 β-羟基-β-甲基丁酸(g/100g):77-82 钙(g/100g):12-16 水分(g/100g):5-7.5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及儿童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 |
1. 婴幼儿、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 2. 卫生安全指标应当符合我国相关标准。 |
公告日期 |
2011-01-21(2011年第1号) |
2017-06-08(2017年第7号) |
原公告内容(2013) |
终止审查(2021) |
||
拉丁/英文名称 |
Isodon lophanthoides(Buchanan-Hamilton ex D.Don)H.Hara var. gerardianus(Bentham)H.Hara |
产品名称 |
溪黄草(后更名为“狭基线纹香茶菜”) |
基本信息 |
来源:人工种植的狭基线纹香茶菜 种属:唇形科、香茶菜属 |
审查意见 |
本产品名称应为“狭基线纹香茶菜”,已批准作为新食品原料用于茶饮料,此次申报扩大到代用茶。根据给予的食用历史资料及安全性评估资料,同意扩大到代用茶。建议终止审查,食品安全指标按照以下内容执行:铅(以Pb计)≤2 mg/kg;总砷(以As计)≤0.5 mg/kg;六六六≤0.02 mg/kg;滴滴涕≤0.02 mg/kg。 |
推荐食用量 |
≤ 8克/天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1.使用范围:茶饮料类。 2.婴幼儿、少年儿童及孕妇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 3.卫生安全指标应当符合我国相关标准。 |
||
公告日期 |
2013-11-26(2013年第10号) |
链接 |
2021年已列入终止审查名录 |
原公告内容(2020) |
终止审查(2022) |
||
拉丁/英文名称 |
Penthorum chinensePursh. |
产品名称 |
泸州古蔺赶黄草(后更名为“赶黄草”) |
基本信息 |
种属:虎耳草科、扯根菜属 食用部位:茎和叶 |
审查意见 |
国家卫生健康委已于2020年第4号公告批准赶黄草作为新食品原料用于泡饮,此次申报扩大到饮料。根据给予的安全性评估资料,同意增加使用范围到饮料,建议终止审查。其赶黄草原料除食用方式外,均执行2020年第4号公告。 |
生产工艺简述 |
由人工种植的赶黄草的茎和叶经拣选、净制、淋润、切制、干燥等工艺制成。 |
||
推荐食用量 |
≤ 8克/天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1.婴幼儿、少年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 2.食用方式:泡饮。 3.食品安全指标按照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茶叶的规定执行。 |
||
公告日期 |
2020-06-02(2020年第4号) |
链接 |
2022年已列入终止审查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