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28(中国)

    • 联系南宫NG28(中国)

    • 电话:13241188166
    • 座机:010-56216670
    • 客服1:
    • 客服2:
    当前位置:主页 > 研发中心 > 研究答疑 >

    CFDA审评专家详解新法规下保健食品生产工艺研究

    2017-01-06

      此文为参加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营养与食品专业委员会2016年9月23-25日在北京举办的“保健食品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暨研发创新研修班”整理,在此对组委会的组织及专家的讲解表示感谢!

      专家简介:张炜煜

      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食药总局保健食品资深审评专家

      新法规下保健食品的生产工艺研究

      一、生产工艺设计

      1.1、生产工艺设计的原则

      (1)必须符合《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17405-1998)要求;

      (2)保证功效成分的稳定性;

      (3)生产工艺步骤及参数符合产品剂型的工艺流程;

      2.1、 生产工艺验证报告、自检报告

      张教授详细讲解了验证报告、自检报告应注意的问题,预测今后的生产工艺验证不会是一个中试数据表格就可以解决的了,一定会有修正的工艺,数据,不会像以前一句中试验证符合研发出的工艺就可以,这是不合理的。自检报告必须要按企标出具三批全项检测报告。

      (4)生产过程尽量减少功效成分的破坏和损失,不能产生有害的物质;

      (5)取得的生产工艺对规模化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3.1、生产工艺设计的要求

      张教授参考《保健食品注册技术审评细则》(征求意见稿)的相关内容,设计了一套自己认为注册申报资料中该整理放入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1)应有研发人、研发时间、研制过程、中试规模以上的验证数据,以及根据研发结果综合确定的产品技术要求等;

      (2)生产工艺相关研究材料应完整、规范,溯源性资料齐全;生产工艺研究过程和结果应真实完整,充分支持产品生产工艺的科研合理性,具有明确的工艺必要性和可行性;能保证功效成分的稳定性;

      (3)研制过程应包括剂型、辅料种类及用量、工艺参数确定的研究资料;

      A.剂型选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等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科研论述及试验研究);

      B.原辅料及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不发生化学变化、不影响产品的检测,并出具辅料筛选试验报告;

      C.出具主要生产工艺和关键工艺参数优选研究报告(提取精制、制剂成型、灭菌方法、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选择等方面的工艺研究试验数据)。

      (4)中试工艺验证车间符合《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证明文件、研究时间、委托合同等相关材料;

      A.中试规模以上的验证数据必须是真正做试验,保证数据真实;

      B.详细说明实验室验证、中试生产工艺验证、中试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修正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产品生产工艺的真实性、可行性、合理性应顺利获得试制现场核查进一步确证。

      C.确定的产品技术要求等应符合国家的国食药监许[2010]423号文件、16740-2014等规定执行;规范并简化工艺。

      4.1、生产工艺简图和说明

      张教授强调以下内容:

      (1)工艺简图不能有斜线,工艺步骤与工艺参数分列书写,液体制剂内包装需有洁净方法;

      (2)工艺说明要与简图一致,详细书写,后附三批中试产品的检验报告。

      5.1、工艺参数、辅料种类用量确定依据

      张教授以片剂为代表范例,进行了分析,提示:几乎每一种辅料、每一个参数都是顺利获得试验考察来的,以前那种直接一个表格所有因素都考察出来的情况是不合理的。

      二、剂型选择

      张教授强调剂型选择应更接近传统使用的方法,不能只满足实验室生产,而忽视大工业生产。剂量大选丸剂,剂量小选片剂,溶解性好选口服液。保健功能、制备工艺和剂型选择三者的逻辑关系应为:在保证功能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制备工艺,最后再进行剂型选择。如使用提取物制备软胶囊不合理。

      三、技术环节及要求

      张教授提出设计工艺环节应注意到的点:

      1、应根据产品配方的申报功能,针对每味中药在方剂中君、臣、佐、使地位不同,分析功效成分与功能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多指标成分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合理的工艺条件。如山楂在复方中既可水提有机酸类以助消化,也可醇提黄酮类以辅助降血脂。

      2、以“唯成分论”的思路来设计工艺路线有问题。比如根据药材中指标成分的极性、溶解性等理化性质设计工艺路线,将处方中的药材依据成分的性质设计成一部分醇提,另一部分水提。

      3、以体现保健功能为原则,符合保健食品“更安全”的要求。

      4、工艺研究是用适宜溶剂和方法从饮片中富集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除去杂质的过程。比如1%糊化淀粉溶液能使增加芦丁的溶解度为纯化水的3.8倍,槲皮素则可达6.5倍,这提示含有淀粉较多的药材水煎的意义。

      5、批生产记录直接影响后期现场考核结果的准确性,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辅料、包材的批号;

      (2)混合时间记录20分钟,必须写明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

      (3)中间产品的控制指标,如果记录中没有,那么成品的质量可能出现问题;

      (4)压片的生产记录应包括转速、压力调节、冲模规格的选用、定时检验片重;

      (5)包装的剩余量等等。

      4、生产工艺常见问题分析

      最后张教授举例分析了生产工艺中一些典型的问题。

      1.1、粉碎

      没有研究资料,足够投料,灭菌方法,粉碎的粒度与混合物料相差较远。

      2.1、提取物应用大孔吸附树脂

      应按国食药监注[2005]202号文件中“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工艺生产的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的给予相关资料。

      中保办新发布以银杏叶提取物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申报要求

      3.1、提取物工艺研究问题

      (1)醇提水沉工艺中以粗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

      (2)采用70%乙醇提取能达到30%得率;

      (3)购买的提取物缺少工艺简图、生产工艺说明、得率、加工助剂的标准号;

      (4)购买的几种提取物得率一致。

      4.1、原辅料常出现的问题

      (1)一种营养补充剂或一种或几种原料的保健食品,其中辅料的种类达10种以上,原料的含量低等等;

      (2)原料是企业标准的,均需给予生产工艺及工艺说明;

      (3)配方原料直接粉碎的投料,未加任何辅料成型。

    相关推荐